人工智能作為當今最前沿的科技之一,正在以令人驚嘆的速度改變著我們的生活。從精密的醫(yī)療診斷環(huán)節(jié),到復雜的工業(yè)制造流程;從新興的自動駕駛領域,到個性化的教育場景,人工智能打開了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。
近期,啟明創(chuàng)投主管合伙人周志峰做客《描繪未來》,接受北京基金業(yè)協會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中心主任靳苗采訪,作為深耕AI領域十多年的投資人,周志峰分享了他在AI領域的深刻洞察與投資經驗。從AI 1.0到AI 2.0,技術的迭代與應用的落地正在重塑各行各業(yè)。周志峰認為,AI還在前期發(fā)展階段,未來的應用場景將更加廣泛,尤其是在教育、游戲、金融等領域。
啟明創(chuàng)投主管合伙人周志峰
周志峰強調, AI大模型本身是今天的熱點,但它就是一個技術的底座,一旦它更成熟以后,未來的五年、十年真正能夠體現AI技術核心價值的是應用公司,“產業(yè)可能99%的價值都要靠未來的應用去體現。”
以下系經精編整理的對話實錄。
01/
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(fā)展與創(chuàng)新突破
《描繪未來》:人工智能這個領域一直非?;馃?,啟明創(chuàng)投深耕這一領域有十多年了,在2024年,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?
周志峰:高歌猛進。過去一年多,人工智能技術一直不斷地提升,過去幾十年中人類有這么多科技浪潮,你很少見到某一個細分領域技術的提升、迭代速度這么快。做人工智能相關投資,過去一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天天信息爆炸,要不斷地學習,把噪音排除掉,把真知灼見吸收進來。
《描繪未來》:2024年,您覺得技術上的變革或者創(chuàng)新突破,哪個是最特別的呢?
周志峰:多模態(tài)模型是2024年發(fā)展最快的一個技術子方向。多模態(tài)模型的視頻生成、圖片生成,對無論是產業(yè),還是老百姓影響很大,因為它可視化,有很多的應用場景。比如前兩天我父親過生日,我可以用老照片,生成一段他50年前的視頻,你會有非常大的感慨,科技太神奇了,把你帶回到一個虛擬的年輕時代。另外一個就是應用。因為大模型已經過了技術的突破點差不多兩三年時間了,現在更關心的就是到底怎么落地,能干什么具體的事。我過去半年花了很多時間去調研、訪談一些大的保險公司、全球最大的游戲公司,看看他們是怎么把這一技術落地的,確實看到了非常多實在的、讓人眼前一亮的落地場景。
《描繪未來》:人工智能從1.0時代進階到2.0時代,應用這塊是不是也是一個突破的關鍵點?
周志峰:AI 1.0就是以深度學習為代表的AI技術,有三大應用場景,完成了落地的閉環(huán)。一個是智能駕駛或者無人駕駛,今天街上的中國國產電動車,80%、90%都是已經有了某種程度上的智能駕駛功能。互聯網公司的推薦引擎,刷短視頻能夠看到自己想看的內容,也是AI 1.0的一個落地?,F在的家庭或者是街道上的安防攝像頭,也是一個1.0的作業(yè)場景。
但總的來說,AI 1.0的時候落地場景的想象力還是不夠大,AI 2.0的應用落地,由于大模型的泛化性,它可以用在很多地方,而且不需要大量的人力、工程師投入就可以做,想象空間比較大。
在我2024年投的企業(yè)中,有幾家是非常令人興奮的。有一家AI教育公司,它可以用名師的語音合成,然后用AI底層講題的能力,給到某一個學生,不管他在北京還是在貴州山區(qū),他看到的就是一位名師給他非常細致地講解這道題,能夠顯著地提高全民教育的基本面,我覺得AI教育是特別適合這波大模型發(fā)展的。
《描繪未來》:從我們未來使用這些工具的角度來講,技術的變革與突破又會帶來怎樣的新的思考呢?
周志峰:我們以前學習很多東西,不管是數理化還是英語,要花很多時間去背誦,在未來的AI時代,大模型本身經過海量數據運算,它本質就是把全人類的數據信息壓縮在一個大模型中,如果你可以隨時調用大模型,死記硬背這件事沒什么意義。
我們生活、工作各場景都嵌套了很多大模型的具體工具,會本質地改變人類的教育,以及未來怎么去使用信息、學習信息的模式,整個學生學習的范式要改變,核心是如何讓更年輕的一代人能夠快速地掌握這些AI工具。
02/
青睞技術驅動且具備顛覆性
商業(yè)化方向的創(chuàng)業(yè)企業(yè)
《描繪未來》:智譜AI也算是一個明星投資項目,那我們想了解一下,是什么時間點選擇投資智譜AI的?
周志峰:我們確實投智譜AI投得特別早,行業(yè)中也經常有人問,你們?yōu)槭裁茨軌蛱崆耙荒陼r間捕捉到這個大浪潮?第一點,啟明創(chuàng)投也不是這波大模型AI 2.0才開始投AI,AI 1.0深度學習的技術突破點是2012年斯坦福大學發(fā)布AlexNet的神經網絡架構。我們從2013年、2014年系統布局AI,也布局了十幾年,投入了將近100億元人民幣,在大概七八十個項目上,我們進入了包含中國,乃至全球人工智能行業(yè)專家的頂級朋友圈,并與他們不斷交流。他們永遠是在最前線,能夠捕捉到AI發(fā)展的信號、信息。
第二點,團隊中都是AI領域的專業(yè)人才。2020年的上半年,OpenAI發(fā)了吹響這一代大模型浪潮沖鋒號的關于GPT-3模型的論文,當時我同事看完后和我說發(fā)生了一些重大的范式轉移,然后我也去認真讀那篇論文,感受到這和AI 1.0有很大的不同,是一個顛覆性的階躍,所以我們也是在那以后就開始刻意地去看,中國有哪些團隊有實力研發(fā)中國甚至全球最領先的大模型。
《描繪未來》:2024年咱們投資的策略或者是投資的方向有什么樣的變化嗎?
周志峰:圍繞人工智能的投資我們分為三層,一層是模型層。2023年大家主要布局語言模型,2024年是多模態(tài)模型,我們在2024年1月投資了生數科技,投完后不到40天,OpenAI發(fā)布了Sora,一下就把這個市場引爆了。
除了模型以外的基礎設施軟件,在PC時代發(fā)展了幾十年,我們做過一個內部統計,大概有30多萬種軟件幫助PC時代的技術真正能夠落地到各個行業(yè),變成具體的應用、產品,AI是一個更大的浪潮,那它至少需要可能幾十萬種軟件輔助這個行業(yè)、這個技術能夠不斷地落地,所以我們在2024年也布局了很多基礎設施軟件。
最后一個,不管2024年還是未來三年,在人工智能這個領域中,從創(chuàng)業(yè)公司的數量來講最多的是應用公司,可能90%都是應用公司,真正把這項技術用在AI教育、AI游戲、AI金融等等。
《描繪未來》:有數據顯示,預計到2027年,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的市場規(guī)模可能會突破1.3萬億,而且年復合增長率可能超過25%,在高速增長的狀態(tài)下,您覺得未來的競爭是怎樣的態(tài)勢?您是怎么來選擇優(yōu)質的項目呢?
周志峰:在啟明創(chuàng)投內部,投資人工智能的這十幾年有個方法論,我們稱為“技術突破點”,如果它的細分方向沒有越過這個技術突破點,不適合我們投資,那時候更適合大學、科研機構從事一些比較長期的前瞻性研究,它可能離商業(yè)化還比較遠。過了技術突破點要趕緊布局。
從大的角度來講,人工智能還在前期發(fā)展階段,所以目前我們會更青睞于技術驅動的創(chuàng)業(yè)企業(yè),且它未來想捕捉的商業(yè)化方向是比較具有顛覆性的,如果你不是一個對技術把握很好的創(chuàng)業(yè)者,其實你不太知道技術的邊界在哪里,有可能你想的應用非常炫酷,大模型輕輕松松地以它的智能水平就可以解決,那你這款應用沒什么創(chuàng)業(yè)價值。
《描繪未來》:對于創(chuàng)業(yè)者來說,您覺得未來三年大概有什么方向?
周志峰:創(chuàng)業(yè)者還是要找一個你真的很了解的方向,然后你能理解AI不管是取代人還是幫助人,它的價值點在哪?這個價值點與技術能夠強耦合,各個領域都可以,如果你要去細挖,肯定有些領域的落地會更快一點,AI帶給它的價值極大,AI就算現在不夠完美犯點錯,工作流中有人可以幫AI改一下,就更容易落地。所以我覺得高價值、低試錯成本,這樣的場景應該會是未來一、兩年落地比較快的。
《描繪未來》:那2024年投資出手跟往年相比有什么變化嗎?
周志峰:過去一兩年更多還是在搭基建,看的就是偏AI模型、AI工具鏈,甚至AI芯片的企業(yè)。在2024年,大量AI應用公司出現,雖然現在大家整天談論的熱點都是AI大模型本身,但它其實就是一個技術的底座,一旦它更成熟以后,未來的五年、十年真正能夠體現AI技術核心價值的是應用公司,產業(yè)可能99%的價值都要靠未來的應用去體現。
03/
成為“副駕駛投資人”
《描繪未來》:其實2024年還有一個關鍵詞,就是耐心資本,我們作為耐心資本,在陪伴企業(yè)的過程當中有哪些經驗?
周志峰:把投資分成兩個方向,一個方向我稱之為星辰大海式的,它真正的含義,就是一些被顛覆性技術驅動的創(chuàng)業(yè)方向。還有一類我歸納為漸進式的創(chuàng)新,它并不是真的有那么大的突破,但它確實是改變了以前產品的一些形態(tài),并增加了更多的價值。
前一類星辰大海式方向的企業(yè),需要可能十年,甚至更長時間的投入。啟明創(chuàng)投在過去一年多完成IPO上市的企業(yè)中,一家是全球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優(yōu)必選,我們是在2015年投資的,陪伴了大概9年時間。另外一家是文遠知行,是全球通用自動駕駛第一股。星辰大海式方向的企業(yè)成長所需的時間真的很長,但是一旦到達了商業(yè)的引爆點,它給整個人類,給社會創(chuàng)造的價值是巨大的。科學浪潮不斷到來,有很多顛覆性的技術方向,那確實是需要我們的長期陪伴,在早期的時候就有篤定感。
《描繪未來》:技術是如何從研發(fā)到上市的?有哪些經驗可以給大家借鑒呢?
周志峰:做對的都是企業(yè)家、創(chuàng)業(yè)者,我們作為投資人更多的是陪伴。在啟明創(chuàng)投,我們特別想成為“副駕駛投資人”。如果將創(chuàng)業(yè)旅程比作一輛車,開車的人是企業(yè)家或他的團隊,投資人中有人坐在前排副座,絕大部分人坐在后座,坐在前排的那位投資人一般都是早期投資人、耐心資本,相比其他投資人多了一個功能和要求,就是“領航員”,作為領航員,你應該有責任在一些時刻給駕駛者提醒、建議等等,給予長期的陪伴,然后幫助他們建立信心、篤定感。
來源 | 北京基金業(yè)協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