募資難,但頭部機構募資新聞不斷。7月初,啟明創(chuàng)投宣布完成新一輪雙幣合計32億美元的募資。
技術出身,從業(yè)投資20多年,啟明創(chuàng)投創(chuàng)始主管合伙人鄺子平眼中穿越周期的秘訣是什么?現(xiàn)階段美元基金LP更關心什么?看多中國的邏輯核心是什么?啟明創(chuàng)投對新興技術如Web3.0是怎樣的看法?
出于上述問題,在由投中信息、投中網主辦的“投資變奏曲——第16屆中國投資年會?年度峰會”上,投中信息創(chuàng)始人陳頡與鄺子平進行了一場精彩對話。
啟明創(chuàng)投創(chuàng)始主管合伙人鄺子平認為:
1、中國(市場)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,最關鍵的一個點,就是中國的企業(yè)家精神是否能夠繼續(xù)。
2、不能夠牛市做牛市的事情,熊市做熊市的事情,還是得要對未來周期性的發(fā)展,做一些事先的鋪墊。
3、不要被過度悲觀的情緒打擊信心,錢還在,大家對這個市場的興趣還在。
4、中國的企業(yè)在出海,啟明創(chuàng)投作為一家在醫(yī)療健康、科技及消費領域活躍的基金,被投企業(yè)中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創(chuàng)始團隊,第一站就是東南亞市場,所以必須要到這邊來。
5、Web3.0處于技術潮流起步的早期,有很多基礎設施類的投資機會,與從Web2.0時代VC看的技術面機會,其實是一脈相承的。
以下系經投中網精編整理的對話實錄:
01/
投資人對中國市場的興趣仍在
陳頡:首先恭喜32億美元新基金的募集。很高興有機會在新加坡進行對話。首先我先請教您對宏觀的一些觀點, 美國的通貨膨脹處在40年以來的最高位,美聯(lián)儲開始激進的加息縮表周期,美國高成長性股票持續(xù)下跌,中概股在過去一兩年也遇到了非常大的挑戰(zhàn),很多美元基金的募集及退出都受到影響,你們在募集過程中,碰到的美元投資人(LP)對中國市場的配置有了哪些改變?對啟明創(chuàng)投提出的問題和過往有哪些不一樣?
鄺子平:首先很高興,每年都參加投中的年會,今年應該是第一次在海外參加這個訪問,也說明我們現(xiàn)在都越來越國際化了。
過去這幾個月跟LP的溝通中有幾個感受:第一,LP確實跟5、6年前關注的問題不一樣,宏觀的問題問得比較多了。
啟明創(chuàng)投是2006年成立的,每次去路演融資,PPT前面幾頁都是講中國的宏觀形勢,講了五六年以后,基本就講講高速成長、機會很多就結束了。這一次我們又開始重新講中國宏觀的形勢,大家更關心了。
第二,結論就是中國作為世界上的第二大經濟體,我們的海外投資人,無論是美國、亞洲、歐洲的還是在繼續(xù)關注中國、參與投資中國,他們會看得更細一些。
如何去投這些錢,我覺得可能因為在很多不確定性的環(huán)境下,LP就會略穩(wěn)妥一些,像我們這樣已經有十幾年歷史的投資機構,略有一些優(yōu)勢,在一個比較不好預測未來的情況下,LP傾向于尋找一家知根知底的機構,繼續(xù)去復投。所以我們這次的復投率非常高,但同時也吸引了一些新的LP,尤其是亞洲、歐洲的一些新資金進來。
因此我分享一個簡單的信息給同行,就是大家不要被過度悲觀的情緒打擊信心,錢還在,大家對這個市場的興趣還在。
02/
出海和Web3.0
陳頡:我們在新加坡做這個對話,最近東南亞很熱,印度獨角獸超過了100家,越來越多的企業(yè)把總部設在新加坡,越南在承接中國一部分的制造業(yè)、供應鏈的能力,您是怎么看這些趨勢的?
鄺子平:總體來講,我們仍然還是在已有的一些優(yōu)勢的領域里面進行投資,主要布局在中國。
但同時又有幾個新的變化,一個是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(yè)在出海,當年我們也花了一些時間,看東南亞、印度的一些本土的投資機會,我們未來還會審慎地去看這些機會,甚至會慢慢增加一些。
但是一個更重要的趨勢是,中國的企業(yè)在出海,所以作為一家在醫(yī)療健康、科技及消費領域活躍的基金,我們的被投企業(yè)中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創(chuàng)始團隊,第一站就是做的東南亞市場,所以我們必須要到這邊來,這是我們關注這個區(qū)域很重要的原因。
包括整個制造業(yè)供應鏈往東南亞的遷移。我們投了不少的自動化設備企業(yè),他們也在講,由于工廠在遷,所以上游的這些設備,也(要)有一個本地優(yōu)勢,也有當?shù)刂С值脑V求,因此他們也是跟著客戶把部分的能力往這邊搬。
當他們往這邊搬的時候,又產生了一個新的機會,有可能從國內把一部分的能力直接搬過來,同時也在看有沒有一些已經成型的,可以收購兼并的(公司),過去整個產業(yè)鏈主要還在中國大陸,因此(當?shù)毓荆┏砷L空間不是那么大。
現(xiàn)在因為有部分的產能搬到這邊來了,(當?shù)兀┲行⌒推髽I(yè)跟國內的大企業(yè)如果合并起來,機會就大了很多,國內的企業(yè)也不需要從零開始,所以我們也在看這樣的一些機會。
我們美元基金里面,還有一塊是我們從大概2018、2019年開始去布局、投資的,就是Web3.0這個領域,新加坡確實是一個熱點,很多的投資人、企業(yè)都在這邊,我們見了不少的同行,也見了一下我們已投的企業(yè)。
陳頡:說到Web3.0,我想知道您對Web3.0的看法是怎么樣的?
鄺子平:首先從技術層面來說,我認為區(qū)塊鏈在很多方面確實能夠給整個互聯(lián)網的基礎設施、基礎架構帶來嶄新的實施方式。
從技術方面,我已經百分之百入局了。在這樣的一個技術的基礎上面,如何能夠逐步把技術帶進我們的生活當中,帶進大的基礎設施里面,我覺得大家仍然還是在早期嘗試階段。
這么大的一個技術潮流,我們必須要參與其中。而且在技術潮流起步的早期,有很多基礎設施類的投資機會,跟我們從Web2.0時代VC看的技術面的機會,其實是一脈相承的。過去的這幾年,我們陸陸續(xù)續(xù)投了大概有十幾個項目,大部分都是基礎設施類的Web3.0公司。
基本面我仍然還是非??春?,所以非常期待在這次熊市里面,能夠有一些沉下心的企業(yè)家,去培育真正好的、有利于整個生態(tài)發(fā)展的技術和企業(yè)。
03/
穿越周期的秘訣
陳頡:您在中國做VC應該有超過20年了,投資行業(yè)之前,是技術背景,進入到了英特爾投資,然后開始創(chuàng)辦啟明創(chuàng)投,您認為穿越周期所謂的秘訣會是什么?
鄺子平:這個問題很有意思。我是1999年入行,一轉眼確實也20多年了。當時我們創(chuàng)立啟明創(chuàng)投的時候就有一個想法,希望能夠將啟明創(chuàng)投做成百年老店,但不可能一帆風順,百年牛市是不存在的,所以肯定是有周期的。
啟明創(chuàng)投2006年創(chuàng)立,到現(xiàn)在已經有16年了,也經歷過2008年次貸風波帶來的全球金融風暴和經濟緩慢衰退,后面也碰到過二級市場劇烈(震蕩),引發(fā)一級市場長時間的下行周期。
有很多不同的層面的周期。一個是因為次貸的原因,(造成)2008年左右很大的下行,但是中國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,反而變成后面整個世界經濟發(fā)展巨大的動力。大概2015年,中國有比較大的二級市場調整,但世界其他的地方經濟沒有特別的困難。
這一次的下行,對大家的挑戰(zhàn)都會更大一些,因為是全球性的,各個大的經濟體都在往下走。去年美國市場雖然有新冠,但是消費市場非常蓬勃。今年通脹很高,消費已經有受影響的苗頭了。其實中國也是在一個經濟周期里面,從去年開始已經看到了房地產行業(yè)的調整等。
所以兩個巨大的經濟體(下行),是不是谷底還不知道,再加上地緣政治的原因,目前還沒有共識。如何把這個世界從困境里面拉出來,確實比過去都有挑戰(zhàn)。
過去的幾個(周期),我們能成功地走過去,有這么幾點原因:第一,今天中國經濟的體量已經足夠大,每天都產生新的投資機會,新的增長點。
比如說我們關注的一些面向全球的生物醫(yī)藥研發(fā)企業(yè),因為已經擁有足夠的生物研發(fā)的能力,成本比世界都低,可以為全世界服務,我們在看這樣的機會。我們也在看很多包括半導體、電動車、智能化等等(領域的)機會。
最后就是我們穿越周期的準備,包括我們去年開始去募集新一期的基金,起步可能比起同行略早一點點,包括對未來的投資方向的布局、人員的布局。不能夠牛市做牛市的事情,熊市做熊市的事情,還是得要對未來周期性的發(fā)展,做一些事先的鋪墊。
陳頡:啟明創(chuàng)投過去的投資布局,主要是在醫(yī)療健康、科技及消費這些領域,您覺得在這些領域,中國未來的挑戰(zhàn)和機遇,和過去會有什么不一樣?新基金預期會配置到哪些地方?以及最近的投資情況、節(jié)奏會是怎樣的?
鄺子平:首先這幾個領域確實就是我們現(xiàn)在特別專注的,包括醫(yī)療健康里面的創(chuàng)新藥、器械、診斷、服務等;在科技領域的智能化;消費,我覺得中國是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,永遠都不要忽視中國的消費者。
但是它們依然有周期性。科技除了有市場的周期,還有技術本身的周期,技術需要有一段時間的研究,領先的人去嘗試,然后是大規(guī)模的使用,到下一步的取代。有時候不能完全看著市場去做,(也要看)技術到底到那個點了沒有。
所以我們未來一段時間,從進度上不會跟過去差得太遠。啟明創(chuàng)投過去這十幾年,無論行情好不好,大致上的投資進度,不會有太多的出入。所以我今年大概五月份的時候,做了一個統(tǒng)計,雖然今年市場已經是蠻波動了,但我們總的投資金額,跟去年基本上是一樣的,比去年還多了幾個百分點。
在市場比較低迷的情況下,因為不要那么趕了,對項目的盡調可以更從容一些,門檻可能升高一些,但是總的投資進度不會有太大的變化。
另外也看未來退出市場如何演變,現(xiàn)在中概股赴美上市這條路,看上去越來越困難,香港也越來越堵,國內針對這些科技企業(yè)、醫(yī)療企業(yè)如何能夠更方便地去上市,有沒有一些新的鼓勵的舉措出來?我相信會有的,否則未來在退出方面,確實會有一定的挑戰(zhàn)。
總體來講,我們過去每期基金大概投資兩年左右時間,因為規(guī)模大了,所以估計也需要兩年半到三年把額度投完。
04/
選擇投資中國的基本邏輯
陳頡:有一種說法,美國和中國的GDP 體量(很大),但可能有很多的波折和不確定性,東南亞雖然體量跟中美相比會偏小,但是具備更好的可預見性,您是怎么看這些維度的?對啟明創(chuàng)投這么一家主要投資中國的基金而言,對你們看多中國的基本邏輯會帶來什么變化?
鄺子平:可預見性這一點我同意,但有一點,我仍然還是認為中國目前勝出的是企業(yè)家精神。我也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(yè)家出海,會把這種精神慢慢帶到東南亞。
我對中國(市場)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,關注的最最關鍵的一個點,就是中國的企業(yè)家精神是否能夠繼續(xù)?有沒有什么根本的原因,或者是我們擔心的一些因素,會影響到中國的這種企業(yè)家精神。如果中國的企業(yè)家精神還在,還是很旺盛,那我覺得投資的機會還是很多。
所以為什么我們會關注中國企業(yè)家的出海,一方面是我們對中國的企業(yè)比較熟悉,另外這些企業(yè)家非常拼,(我們看好)任何能夠很好地利用中國供應鏈的項目。
我們前陣子投了一個在印尼的化妝品企業(yè),中國企業(yè)家做這一塊已經很有經驗。伴隨著中國的整個電商行業(yè)的出海,物流作為一個支撐產業(yè)鏈都已經派生出來了,它不是傳統(tǒng)上的船運、航運,它就是為電商而存在的這種物流公司。
第二個是跟隨中國已經相對成熟的商業(yè)模式,在一個類似的市場里面,比如說印尼也是比較大、人口眾多、年輕的一個市場,怎么把這些模式復制到那邊去,這個是我們另外在追的一些領域。
第三個看好的是我們一些企業(yè)家,他的下游客戶往海外走了,他跟著過來,不論是做智能化、自動化的,或者半導體的工廠,再就是Web3.0,這些都是我們很關注的方面。
有一點我覺得應該不斷去呼吁的,英文是Don't take it for granted。幾十年來企業(yè)家都很有信心,他們認為明天會更好,所以拼了命地去干,我覺得大的政策可以改,上市條件可以變化,某些行業(yè)可以調整,(但)不要傷了企業(yè)家的心。在任何公開場合,有機會我都希望能夠呼吁這一點。
來源 | 投中網
整理 | 張楠